
徐培基(1909—1970) 字植生,別號山左布衣。濰城區東關人。1929年考入上海藝專國畫系, 畢業后留校任教,后又兼任新華藝專附設師范部主任。 “濰坊畫派”開創代表人物。濰坊市著名國畫家,在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任職二十年,在任期間,兢兢業業,致力于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尤其在國畫創新研究中作出過極大貢獻,一生桃李遍天下,在濰坊工藝美術發展史上占據重要一頁。
1937年9月回濰。 1938年至1945年8月,任小學、中學校長。1948年10月至1970年,歷任濰坊市青年中學、濰坊師范教師,昌濰醫??倓罩魅?,濰坊市政協委員、常務委員,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副所長。他擅長畫山水。一生遍游全國名山大川,舉凡五岳、廬山、雁蕩等名山勝景,無不收入畫卷,寫生稿有40余冊。為人民大會堂山東廳作大幅畫《大明湖》,為國慶10周年作畫《山高壽永》《云門獻壽》。代表作有《五蓮風貌》《峽山水庫》等。他還擅長書法,精于篆刻,是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會員,山東文聯委員,美協山東分會常務理事。
“濰坊畫派”的先驅為劉嘉穎,最早于1962年由徐培基先生提出開創?!盀H坊畫派”是華東地區最重要的畫派之一,20世紀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丁東齋、郭味蕖、徐培基、赫保真、陳壽榮、郭蘭村、馬潔泉(馬長青)等著名畫家都是“濰坊畫派”的杰出代表,“濰坊畫派”一直在傳承和發展,濰坊中國畫節中也對“濰坊畫派”進行了展示,當代畫家劉大為(中國美協主席)、郭怡孮(中國畫學會會長)、郭玫孮、張建時、鄭經五、張玉峰、郭志光、譚英林、時振華、劉鐵飛都是“濰坊畫派”的優秀傳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