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揮協會職能 創新工作思路
推動全市工藝美術實現產業化大發展
行業協會是溝通政府與從業人員的橋梁紐帶,是政府管理社會經濟的參謀助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職能作用,既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也是加入世貿組織后與國際接軌,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必然選擇。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把行業服務、行業自律、行業代表、行業協調作為基本職能,組織全市工藝美術業戶為振興濰坊工藝美術產業多做有意的工作。濰坊市是全國聞名的工藝美術大市,傳統工藝美術具有悠久的歷史,許多工藝美術品聞名全國乃至世界。濰坊工藝美術產業的潛力是巨大的,但產業規模和水平與發達省市還有一定差距,加快發展的任務依然十分繁重。因此,要創新工作思路,一要把濰坊的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融入到文化產業的發展大局中,為建設文化強市服好務;二要把工藝美術產品的發展同發展旅游業有機結合起來,為建設旅游強市服好務;三要把傳統手工業、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同全市經濟結構調整有機結合起來,為建設制造業強市服好務;四要把傳統手工業、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為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就業服好務。
當前,工藝美術產業面臨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一是有著鮮明傳統文化特色的工藝美術蘊藏著濃厚的文化內涵,是一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文化產業。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工藝美術行業的工藝品、旅游品、紀念品、禮品需求日益擴大,已由過去人們生產、生活的物質必須品發展成為現代人文化生活的不可缺少的文化需求品,在新世紀有著巨大的商機。二是行業發展趨向多元化格局。工藝美術品集聚傳統產業、文化產業、現代工業的特性,在傳統工藝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推進下,原生態手工制品和產業態工業產品不斷相互促進發展。三是國務院頒布《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之后,許多省、市也先后出臺了相應的地方法規和實施細則。我市也出臺了相關鼓勵發展的政策措施。四是文化使者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我市工藝美術產品已成為市際之間、民族之間、國與國之間文化交流的紐帶。成為宣傳濰坊、公關禮儀的重要名片。如:濰坊風箏、木版年畫、嵌銀漆器、剪紙、硯臺、青銅器等,已成為政務、商務、禮儀、收藏、交往的重要禮品。但是,我市工藝美術產業目前的發展現狀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相適應,與我市傳統工藝美術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地位不相適應,存在著經濟總量小、企業規模小、發展速度慢、產業化程度低、科技創新能力弱、政策扶持少、市場化水平低、人才開發滯后等問題,影響和制約了我市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要充分認識加快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努力開創我市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新局面。在今后的工作中,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發展一批支柱產業。加快工藝美術產業結構調整,突出抓好風箏、珠寶首飾及金屬青銅器、紅木嵌銀漆器、木版年畫等特藝品、抽紗刺繡、玩具、雕塑等七個產業,形成以重點產區為中心、優勢企業為支柱、重點產品為骨干的產業體系,到2010年七個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 5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1、風箏產業。以濰城、奎文、寒亭、坊子為中心,以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楊家埠風箏為龍頭,大力發展濰坊風箏產業。充分利用世界風箏會的聲勢、利用濰坊的品牌優勢和人才優勢,整合零散的產業資源,培植做大一批有一定規模的加工制作企業,形成較大規模的風箏生產市場和銷售市場。到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 5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
2、珠寶首飾及金屬青銅器產業。以昌樂、濰城、臨朐為中心,以昌樂夢金緣、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濰坊漢金鑄就青銅器研究中心為龍頭。在挖掘整理完善的基礎上,加強新設備,新工藝的消化,重點解決設計模具和涂飾的制約,突出創意設計,打造知名品牌,加快形成具有規模經濟的企業群體。到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 5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3、紅木嵌銀漆器產業。以奎文、寒亭、臨朐為中心,以濰坊嵌銀廠、新豐紅木嵌銀廠、臨朐魯藝紅木家具有限公司、寬惠紅木有限公司為龍頭,加快紅木嵌銀產業發展,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積極開拓創新,提高文化品位,增加花色品種,拓寬國內外市場。到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 1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 。
4、木版年畫等特藝品產業。以濰城、寒亭、奎文、安丘、高密為中心,以楊家埠大觀園、濰坊市工藝美術研究所、安丘青云山年畫館為龍頭,突出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強化與現代裝飾的結合,與旅游、休閑活動的結合,積極推廣應用新材料、新工藝、提高創作的文化藝術含量,加快推進產業化進程。重點發展木版年畫、剪紙、拓片、麻布絨繡、核雕、面塑、撲灰年畫、烙畫等產品。在整理、挖掘、繼承、創新的基礎上,擴大生產規模,擴大市場銷售,加快規?;?、產業化發展。到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0億元,年均增長 25%以上。
5、抽紗、刺繡產業。以壽光、青州、濰城、諸城、昌邑為中心,以青州魯繡、壽光千榕、濰城夢佳服飾繡品、諸城銀泰繡品、隆宇抽紗、昌邑利得爾等品牌為龍頭,強化抽紗、刺繡與家紡、服飾和裝飾的結合、手工與機編、機繡的結合,提高機制產品比重。鼓勵和支持傳統手工抽紗刺繡精品作為藝術品出口和進入陳設藝術領域。到2010年,大型刺繡機增加到60臺以上,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
6、玩具產業。以奎文、濰城、寒亭為中心。以暉騰玩具有限公司為龍頭,加強設計創新,嚴格環保標準,提高產品檔次,擴大產業規模。大力發展益智、電動、遙控、智能等新產品,使濰坊成為國內重要的玩具加工出口基地。到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5億元,年均增長 20%以上。
7、雕塑產業。以濰城、臨朐為中心,以華藝雕塑、新藝雕塑為龍頭,以陳設藝術品、收藏藝術品和城市形象雕塑為方向,注重傳統技術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與環境美術、建筑美術相結合,拓展藝術雕塑應用領域。到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 5億元,年均增長25%以上。
(二)培育一批重點企業。加快結構調整,推進資產重組,依靠科技進步,培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重點企業或企業集團。市里將重點抓好一批企業規模較大、品牌效應廣、經濟效益好、帶動作用強的重點企業,加強調度考核,給予重點扶持,鼓勵做大做強。到2010年,培育10戶年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15戶過5000萬元的重點企業。
(三)壯大一批知名品牌。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培育一批在同行業具有顯著競爭優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優特產品。加強企業自主創新,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激發大師創作熱情和企業開發工藝美術名優特精品的積極性。到2010年,創出一批國內、國際知名的工藝美術名牌和商標,擴大我市工藝美術產業品牌效應。
(四)培養一批優秀人才。著力培養一批適應工藝美術產業發展需要的高級專業人才隊伍,培育一支素質高、善經營、懂管理、適應國際競爭的企業家隊伍,造就一大批中高級技工和熟練工人,形成大師和創意人才輩出、企業家隊伍完善、技師隊伍素質提高、各類人才配置合理的人才隊伍。到2010年,國家級大師達到4人,省級大師30人,創意人才100人,高級技師500人。主要傳統產品、重點企業都有省級以上大師,規模以上企業都有創意設計人才。為了完成上述指標,我們將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進工藝美術產業協調發展。將工藝美術產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統籌安排,借鑒外地發展經驗,制定促進我市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工藝美術企業絕大多數為中小企業或個體經營業戶,享受國家中小企業法和山東省中小企業促進條例中關于創業扶持、資金支持、信用擔保、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政策以及我市出臺的有關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著力保護一些頻臨失傳,但具有傳統文化價值的工藝美術品種和技藝。
(二)樹立科學人才觀,建設高素質工藝美術人才隊伍。加強工藝美術(大)師隊伍建設,對成就卓越、技藝精湛、享有聲譽并長期從事工藝美術制作的人員,積極推薦參加省級和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市級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工作要制度化、規范化,每兩年評選一次。提高工藝美術大師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省級及以上工藝美術大師優先推薦參加市級拔尖人才的評選。鼓勵大師帶徒,傳承技藝,對大師帶徒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助。
(三)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工藝美術產業化集約化市場化進程。建設濰坊民間工藝品陳列館,為我市各類工藝美術珍品、名品、精品展銷、技藝展示提供平臺。相對集中的建設一批大師工作室,有條件的大師工作室可對外開放。
(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后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加快工藝美術產業發展的戰略基點,促使工藝美術產業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轉變。完善技術研究體系,加強工藝美術研究機構的建設,鼓勵工藝美術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培育自主品牌。加快發展創意產業,在木版年畫、嵌銀、風箏、抽紗、玩具、絨繡、雕刻、面塑、剪紙等優勢領域,建立一批原創大師工作室,吸引國內外創意大師和有發展潛力的創意人才來濰坊創業發展。
(五)拓寬融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資金短缺是我們協會和各會員單位在發展企業規模形成產品優勢過程中將面臨的最大難題,我們將認真貫徹市政府關于發展工藝美術產業的意見,堅持以企業為本,積極爭取市政府的支持,爭取相關的政策,搞好市場化運作,多渠道籌集資金,用于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基地和大師工作室的建設,技藝搶救、保護和 創新,適當的發放大師帶徒津貼,搞好人才保護,人才培養和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