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
(2015.3.16 河南?鄭州)
各位同志,工藝美術界的朋友們:
自2004年參與工藝美術行業的各種活動以來,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次和大家再一次的聚會,十分高興。今天這個大會的議題是換屆,既然是換屆,應該要總結過去的工作,還要規劃未來的工作。我這個講話不是工作報告,只是想談一下我這十年,和各地工藝美術界的名譽會長們,一起參與工藝美術事業的一些經歷、感受,向業界的朋友們做一個匯報。
一、改革發展的十年
過去十年,我們參與并為工藝美術行業做了些什么?當然,我們所做的都是與工藝美術協會,與整個行業的同仁們共同努力下完成的。過去的十年是中國通過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的十年,工藝美術行業也是如此,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的發展和進步。無論是在藝術的創新,還是在市場的開拓,以及產業模式的提升,產品結構的調整,專業人才的培養,還有關于工藝美術的一些理論方面的思考,都有顯著的成果。
十年來,行業的經濟總量以年均24.47%的速度增長,由2004年的1173億元上升為2014年的10472億元。這還僅僅是統計了規模以上,也就是年均收入2千萬以上企業的數字,如果加上規模以下這個行業廣大從業者所創造的工業產值,我們行業的經濟總量可能還要加一倍。據對規模以上的統計,抽紗刺繡、藝術陶瓷業至2014年末,主營業務收入分別達到917.5億元、669.9億元,年均增速30 %以上。傳統的工藝美術大省發展勢頭強勁,如廣東2014年的主營收入達到3千億元,十年來年均增長26.13%;山東2014年的主營收入達到了1500億元,十年來年均增長19.32%。以往工藝美術產業規模很小的省份也有長足進步,如新疆的主營收入2004年僅為217萬元, 2014年上升到90605萬元,年均增長82.84%;西藏的主營收入由2004年的326萬元上升為2014年的8156萬元,年均增長37.98%。
工藝美術行業的興旺是國家發展的縮影。我們行業的同仁們,應該深深地感覺到盛世興業,有幸在這個時期參與了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我也同樣感到慶幸。
我與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的“緣分”應該從1988年在國務院負責文物工作開始,1997年我主持了國務院《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的制訂和出臺。之后,我多次參加工藝美術行業的活動,還動手體驗了工藝美術品的制作。如果追溯我和工藝美術界的“情緣”,更早應該是1949年,我和文物界的老領導、老同志有了接觸,其中有中國第一代的文物專家、文物局長王冶秋。那個時候我經常到他那里聆聽他的教誨,接觸了大量中國文化藝術的東西,可以說是耳濡目染,沁入內心。我后來提出的“今天的工藝品,就是明天的文物”的說法,就是從他那里得到的啟迪。
至于直接和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結緣”,應該是2003年夏天,石曉光理事長找我,談了很多行業的情況,希望我能夠參與工藝美術行業的事情,給予支持。2004年2月3日,我應聘出席了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在北京召開的2004年工藝美術大師座談會,在這個會上,正式應邀接受了工藝美術協會的聘請,擔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的杜金陵同志,代表工業經濟聯合會給我頒發了證書。我當時表示:既然顧,就要問;既然任名譽理事長,就要為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跑龍套,搖旗吶喊。吶喊什么呢?要把中國工藝美術事業發揚光大。搖什么旗呢?改革之旗。既應聘,就要推動中國工藝美術的發展。
這十年來,和各位工藝美術協會的名譽理事長們,和各級工藝美術協會,和各位工藝美術業界的同仁共同努力做了一些事情:
第一,建立了協會名譽理事長制度。我把工藝美術行業的名譽理事長,稱作我們這個轎子的杠頭,稱作吹鼓手。先后聘請了省人大、政協和退下的45位老同志,擔任各個省市區工藝美術協會的名譽理事長,共同為行業吹喇叭,抬轎子。從2005年于河北的北戴河會議開始,之后連續十年,在江西廬山、山西太原、浙江杭州、湖南長沙、江蘇蘇州、貴州貴陽,四川成都、黑龍江哈爾濱、浙江東陽等地,共召開了十次名譽理事長座談會,共同商量和研究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規律,交流經驗,研究對策。每次會議期間,各地還專門推出了本省市區的工藝美術成果展,進行集中展示和交流。這次在鄭州的會議,可以說是第11次,作為這一屆協會的名譽理事長會議,也可能是最后一次。
在這里,我要講一件事情:按照中央的要求,我將不再擔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的名譽理事長。這十年,我感到很欣慰,尤其是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十年,我也結交了很多工藝美術界的朋友,他們既是藝術人才,同時也是我的老師,我在工藝美術方面的很多所作所學,都是他們教給的,是從他們身上點滴采集而成的。
這十年,我參與了中國工藝美術事業,我自稱是補課、還賬來了。這是因為以前在國務院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研究這個行業的情況,所以有一些重要的事情沒有納入議事日程。退下來以后,接觸到這個行業的各個方面,深感這個行業的重要性:她是中華民族一個特殊的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承載著中國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文明,尤其是我們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的時候,工藝美術必然會有一個更大的發展。在這樣的一種看法下,我和各位名譽理事長共同努力,創建了名譽理事長的制度,這也是一次改革,是我們行業一個創新。老同志在職的時候,做了大量的工作,退下來還能在工藝美術行業有一番新的修為,有力地支持和推動了中國工藝美術事業新的發展。我認為,名譽理事長制度,是在中國的文化事業當中,在改革開放的新的形勢下,把工藝美術和政府更密切連接起來的一種重要的形式。名譽理事長會議的制度,就是把工藝美術擺到政府的議事桌上,由各級政府作為國家的行為來加以推動發展。這是工藝美術在歷史上第一次成為一種國家的行為,成為各級政府的一個職責和任務。實踐證明,這個制度是好的?,F在我們作為個人不再做了。但是作為一種制度,這種創新則要在新的形勢下不斷地繼承、發展。無論從哪一個角度看,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都應得到政府的支持,政府也要把工藝美術事業納入未來發展的議事日程,給予支持、指導和保護。這個有著數千年文化傳承的藝術,在新的時期能受到改革開放和國家現代化建設的滋養,必將有一個新的更大的發展。
第二,解決了行業的戰略定位問題。工藝美術要發展,必須要明確工藝美術的地位,要形成行業的一些理論、方針、政策,以及發展的路徑思考。共識有了,政府才能給予支持,行業才能加快自身的發展。就中國工藝美術的內涵來講,她屬于文化藝術,她承載的是一定歷史時期中國人的文化水平,承載著中國人的一定時期的文明程度,我把她叫做中華民族的一張特殊的文化名片。她在走向世界的時候,就是中國文化的使者;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她應該成為文化藝術產業。要更好地實現這個行業的傳承和發展,我們既要有企業的傳承體制,也要繼承和發揚家族傳承、師徒傳承、地域傳承,以及現代院校的傳承。工藝美術無論是文化、藝術,還是技術,以及人才都必須要將上述四個方面結合在一起,形成傳承發展的新局面,這是行業的特點所決定的。師徒的傳承、家族的傳承、地域的傳承,是這個行業特點所決定的。為此我們反復提出要完善工藝美術專業人才的評定制度,號召我們工藝美術界的從業人員包括大師們都要向藝術家方向發展,指導他們提升自己的文化藝術素養。我們還從學術上提出中國工藝美術的美學的一些觀點。在產業發展方面,提出來要“依靠科學,依靠市場,走向世界”的發展方針,還鼓勵大師們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建立工作室和公司相結合的制度,使工作室從作坊走向產業,走向市場。這樣一系列關于這個行業發展的一些思路,都是從工藝美術作為文化藝術產業,在中國社會發展當中的地位和作用出發而提出來的,實踐證明對推動行業發展是有積極作用的。
第三,促進了地方工藝美術保護法規的出臺。繼江蘇、北京、浙江、上海四省之后,在過去的十年,在名譽理事長們的努力下,又有福建、山東、廣西、安徽、河北、重慶、河南、湖北、廣東等九個省市出臺了關于工藝美術保護辦法的規定,這些保護規定構成了中國工藝美術行業一個新的里程碑。保護條例、法規是國家行為,是政府行為,這就把涉及工藝美術事業發展的許多內在規律通過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了。
第四,完善了各地工藝美術協會的建設。繼北京、江蘇、上海等省市之后,在過去的十年中,經社會的關注,各級政府的支持,在老同志們、名譽理事長們的共同努力下,又有天津、海南、寧夏、西藏等省市組建了工藝美術協會。迄今為止,全國34個省市區都設立了工藝美術協會,還有許多省份在本省的地市縣也推動建設了符合自己實際的工藝美術協會,密切了各地政府和工藝美術界的聯系,促進了行業發展。至此,工藝美術業從上到下,有了政府的支持,有了行業發展的形態,也有了自己的家。自古以來,工藝美術業都是個體勞動,沒有成為政府直接的任務,更沒有法律的保護。而當今由于各地名譽理事長們的努力,有了法律,有了協會,也就有了家。
第五,承辦了世界手工藝理事會議。我曾為在2004年為世界手工藝理事會(WCC),寫了一個代表中國工藝美術界的題詞:“手工勞作萬歲”。后來這句話成為WCC一個重要的普適性話語。這十年,我們行業與國際同行的交流、合作有很大的加強。如與WCC的合作,我們就開展了世界“杰出手工藝品徽章認證”、評選“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 ”和 “艾琳?國際工藝獎(中國區)”、 命名“世界手工藝理事會手工藝城市”等活動,這些活動都大大加強了中國和國際教科文組織的聯系。我們于2008年在浙江杭州,承辦了世界手工藝理事會第16屆大會暨世界手工藝展,于2014年在東陽承辦了2014年世界手工藝文化節。尤其是于2012年10月在印度召開的世界手工藝峰會上,中國當選為第17屆(2013—2016年)世界手工藝理事會的輪值主席國。
第六,評定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定是國家行為,在國外叫做“人間國寶”,也就是國家的寶貝。我們這個評定工作是對全國工藝美術成就的審視,也是對全國杰出的工藝美術人才的認定。2006年的第五屆、2012年的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定工作順利圓滿完成,這是凝聚了整個行業的力量,也是得到了全國業界同仁們的支持和各地政府積極努力而取得的成果。在這里,要充分肯定各個地方政府以及行業同仁們所做的大量工作。在大師的評定過程當中,同時還舉行了工藝美術的精品展,社會反響很好,展覽中的很多精品,后被多個國家級博物館收藏。
第七,舉辦了各種形式的工藝美術展覽會。體育靠賽場,音樂靠舞臺,工藝美術的繁榮要靠展覽會。連續十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在杭州、南昌等地舉辦了“中國工美大師作品展”、“全國工藝品交易會”等大型綜合性展會,共約160多萬人次參觀,社會效益顯著。與此同時,工藝美術行業還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各種專題展覽會,如湖南長沙舉辦的“當代刺繡藝術品大展暨中國湘繡文化藝術節”,浙江青田舉辦的“中國青田石雕文化節暨中國名石雕刻藝術展”,在江西景德鎮舉辦的青瓷展,在澳門舉辦的上海工藝美術珍品展等,此類的展覽活動很多。通過這些行業的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的展覽,向全社會推介了工藝美術新品,引起了社會的積極反響。也可以說,這十年是中國工藝美術在全國推行,普遍受到認識和歡迎的一個歷史過程。
第八,進行了全國工藝美術行業普查。在國家給予1千萬元人民幣的支持下,我們于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動員1200余人開展了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普查,產生了兩個重要的成果——《全國工藝美術行業普查報告》(500余萬字)、《全國工藝美術行業普查專題文集》(25萬余字)。普查是行業一件空前的大事,摸清了家底,厘清了資源,培養了隊伍,為我們未來制訂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規劃以及拓展各項工作局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第九,培養了工藝美術專業人才。工藝美術行業的發展需要大規模的經常性的專業化培訓。在國家給予450萬元專項資金的支持下,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與全國的行業、有關院校、地方政府協作,在2009年至2011年,先后在清華美院、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上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綜合培訓,并在全國部分地區開展了專題培訓,如浙江東陽(木雕)、河南禹州(陶瓷)及鎮平(玉雕)、云南鶴慶(銀飾)及德宏(玉石雕)和建水(紫陶)、新疆烏魯木齊(玉雕)、陝西耀州(陶瓷)等。共舉辦了25期,學員2700余人次。工藝美術人才的培訓是這個行業必須進行、需要長期堅持的一項制度,是這個行業進行創作交流、技藝切磋和人員素質不斷提高的一種必然形式,是一個好制度。
第十,編撰了《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度范ㄎ挥跉v史文獻,是國家的傳世典籍,設“國卷”、“ 省卷”共41卷230余篇(冊),約7千萬字,9.6萬幅圖,9千分鐘的視頻。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和統一思想、頂層設計,《全集》編撰的啟動儀式暨新聞發布會于2011年12月24日在人民大會堂召開,力爭于2017年底完成。目前《全集》編撰的各項工作在財政部、工信部、輕工聯合會及各省市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位名譽理事長及參與《全集》編撰計3千多位專家學者的努力下,在業界人士的配合下,正在積極穩健地向前推進。我們搞《全集》就是要把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技藝之美昭示世人和子孫后代,這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心愿。我也主動爬格子,在《全集?中國工藝美術通史?清代篇》里面,撰寫了“琺瑯彩”一節,也希望我們的各位名譽理事長,都能參與其中某章某節的撰寫。這十年來,我們看了,我們也做了,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水平,應該進一步的勞苦心智,再動自己的筋骨,參與編寫《全集》史篇中的一節。直接參與就是抬轎子,把擔子壓在自己的肩上。
回顧過去十年,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的工作是很有成效的,他們多次獲得民政部的表彰,多次被評為優秀社團。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是中國工藝美術界的家園,搞得很好。他們的工作得到了行業的信任和擁護,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是難能可貴的。工藝美術協會在新時期,要更多地為行業服務,促進行業的發展。多年來協會已形成了好的作風,也形成了一種行之有效的制度,這次換屆改選之后,要很好地繼承發揚下去。我希望今后大家還要繼續支持工藝美術協會,使她辦得更好。
在這里,要特別代表各位老同志、名譽理事長們,感謝協會,感謝大師,感謝企業,也感謝各級政府、院校以及專家學者對工藝美術界的支持。當然,我也代表個人感謝各位名譽理事長對這個行業的支持和做出的重要貢獻。
二、我們的經驗和做法
既然參與了工藝美術事業,我也就工藝美術界這十年來,我們自己通過實踐形成的經驗講幾句。我們的經驗是什么呢?對任何事情,對任何部門來講,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實踐經驗,自己的經驗是最可寶貴的。因為是自己做的事情,是實踐證明了的。
首先我有個認識是:工藝美術事業發展到今天,已經不是少數愛好者,收藏家和藝人的玩意兒,而是成為廣大人民的精神需求,是國家的文化事業、經濟事業。她已經成為人們的精神生活、社會生活,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發展的一部分。隨著現代化進程,工藝美術必然會有更大的發展,必將走向世界,成為中國文化的特殊使者和世界各個國家人民交往,與世界的文化藝術事業交相輝映。只要有人類的活動,就會有工藝美術事業,也可以說,工藝美術事業是陽光的事業,是不會衰落的。國家重視,行業自強,這個行業必將得到更大發展,必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個燦爛的篇章。關于我們的經驗,我歸納有這么幾條:
第一,要給予關心和支持。工藝美術體現的是中國人的文化和精神世界,如果按照現在的一種說法叫做軟實力。什么叫做軟實力呢?能夠影響社會,能夠影響人們,能夠影響世界和各個國家文化的、精神世界的東西,就是軟實力。人心是最大的軟實力,人心就是政治,工藝美術就是影響人心的一個文化事業。我們這十年來創造的名譽理事長制度是行之有效的,體現了政府的關心和指導,就是連接政府和工藝美術行業之間的一座橋梁。工藝美術不是山上的野花,而是中華文明藝術之花,是中國夢的鮮艷之花,因此對她的關心和支持必須是擺在各級政府臺面上的一項任務。名譽理事長這個制度在新時期要很好地研究,如何繼承和發揚,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政府和行業之間的關系。
第二,要依法護業和興業。工藝美術既是一種文化事業,也是一種經濟產業,是我們的財富,她今后的發展要靠法律,要靠法治。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國家已經頒布了有關傳統工藝美術保護的條例,這些年來,各個地方也出臺了一些相應的法規。今后這個行業的發展應該也必須在法律的保護下,在法律的支持下,依法護業、依法興業,依法治業。這些方面我們還比較欠缺,例如許多工藝品材質的鑒定和標準化問題,社會上往往對一件藝術品的材質的真偽抱有很大的疑慮。還有對工藝美術知識產權的保護,也同樣存在問題,相當程度上阻礙了行業的創新。工藝美術行業作為文化藝術的一種特殊產業,對她的經濟政策、稅收政策等等,需要有法律的規范,政府的監管,也需要有行業的自律。
第三,要努力培養藝術家。工藝美術品要成為藝術品,這個歷史性的提升要靠領頭人。無論是大師,或者是年輕一代,都要朝著藝術家的方向努力,人以藝立,藝以人傳。藝術是人的創造,是人的精神的升華。從藝術創造來講,培養藝術家是一個國家民族文化傳承、藝術發展的關鍵舉措。沒有大師,沒有藝術家的工藝美術,怎么能夠昭示于社會?怎么能夠傳世于未來?尊重、愛護、關心和培養藝術家是整個行業里最重要的事情,是要長期堅持努力不懈的事情,絕非一朝一夕,一時一代。在工藝美術界要成家,成為藝術家,是要坐鐵板凳的,是要以命相許、終生不輟的。
工藝美術家的培養,要多種方式。搞制作、掌握工藝技術的從業人員,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藝術修養,向藝術家的方向發展;院校培養的搞藝術設計、美學研究的師生,應該努力掌握一門技藝,成為大師。藝術院校要和大師們的工作室建立密切聯系,年輕的院校學生應該到大師的工作室去學習技藝。既要會動筆,也要會動手,不會動手的藝術家,何以成家。藝術家不僅要有理論,而且都應有精湛的技術。在這里,要特別強調一下,培養藝術家的家傳方式、師傳方式,不僅在中國,在國際上也是如此,藝術的傳承中家傳是很重要一個方式。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打破一些思想的束縛,要提倡、支持和幫助藝術的家傳者,要吸引有家傳條件的人通過家傳實現藝術傳承,這是充分發揮優勢,是好的傳統,要予以肯定。還要吸引更多的有文化修養的人來參與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對于這些有志者,我們要切忌“文人相輕”,而要“文人相親”。古人有云“小人不樂于成人之美”,我們今天的工藝美術工作者都是樂于成人之美,是大度有懷的現代人。我們都是在一條大道上行走,要相親相伴、相扶相攙。
第四,要進一步走向世界。這次工藝美術的換屆大會,我曾經建議把進一步依靠科技、走向世界作為一個研討議題。中國發展到今天,我們提出了和世界各個國家進一步合作共贏,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舉措。在這樣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對工藝美術界來講也是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這應是這次換屆會議一個重大的議題。希望換屆以后,不僅是國家的工藝美術協會,還有地方的工藝美術協會,都要組織工藝美術界很好地研究本地區有特色的工藝美術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和世界各國的工藝美術界合作。要適應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推動對內對外的相互開放,不僅要引進來,還要走出去,增強國家文化的軟實力。提高文化開放的水平,對工藝美術界來講,是一個新的歷史任務。
我們不僅僅是在國內這個市場上摸爬滾打,還要有走向世界的魄力和能力。這給我們的院校,年輕的工藝美術工作者提出很大的任務,要學習外文,提高走向世界的本領,使自己能夠到世界上去打拼。
中國工藝美術界走向世界是歷史必然,也是中國工藝美術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央提出來“一帶一路”, 是當前世界上重大的歷史事件?!耙粠б宦贰奔仁钱斍笆澜缱畲蟮慕洕ǖ?,也是文化通道,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繁榮的大通道,我們的工藝美術品要借助這個通道走向世界,成為文化使者。把中國藝術帶出去,把世界文化帶進來!
中國人曾經通過歐洲的文化藝術、工藝品認識歐洲,今天世界也要通過中國的工藝美術品認識中國。文化藝術品不僅是商品,而且是人類文明交流與合作的共同平臺。我們要用中國的文化形式把世界文化藝術的思想精神表現出來,我們還要用世界的文化形式把中國文化藝術的思想精神表現出來,這是我們必然要走的兩條路子。一味模仿、生硬照搬是走不向世界的,工藝美術界要大大提高自己的開放程度,要向世界同行學習。例如在歷史上,元青花就是元代的時候借鑒阿拉伯地區的青花料發展起來的,我們的琺瑯彩也是在清代借鑒了歐洲的琺瑯料發展起來的。今天中國工藝美術界和世界各個國家的文化交流、藝術交流是必然的。我們要主動地適應這個歷史時期,我們這一代人,要把中國的工藝美術品變成世界的工藝美術品,也要讓世界各國人民喜愛中國的文化、中國的藝術品,成為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鞍阎袊墓に嚻纷兂墒澜绲乃囆g品”,這就是我們的口號,這就是我們中國藝術家的追求和責任。
第五,要進一步依靠科技。我們的工藝美術界,要走向世界,走向未來,不依靠科技,僅僅按照傳統的手工勞作的辦法是不夠的。我們過去講中國工藝美術曾經遠離科技,遠離市場,現在看,工藝美術行業今天離市場已經比較近了,有相當多的市場化的成份。但是,依靠科技還是很不足的。這是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們這支隊伍,我們這個業界和科技界的關系不是很密切。立足于未來的發展要大力提倡行業和科技界的合作,切實地依靠科技。今天高新技術、先進適用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工藝品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提升的可能性。這些技術和工具,改變的是工藝品的制作方法,而它的藝術還是我們人的精神創造。我們可以應用計算機的輔助設計(CAD)、計算機的輔助制造(CAM),工具上采取更多的智能機械,制作上也可以采取3D打印技術,從而實現藝術品的升級換代。凡是有實力的企業,或者是工藝界的大師們,都應該主動地和科技界聯姻,利用科技成果來發展工藝美術,這也是歷史的必然。依靠科技可以大大地提高工藝美術藝術品的創作水平,以前我們手工做不到的,現在機器可以幫助我們做到,而且在產業化、批量化、經濟化方面會有更高層次、更大規模的發展。在材質鑒定方面,如金銀首飾的純度、玉石的真偽都可以得到鑒定,使我們的藝術品有更珍貴的價值實現。
第六,要進一步走進市場。未來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將進一步促進市場化,工藝美術品也要進一步市場化?,F在,很多藝術品都是大師們藝術工作者自己拿去銷售,或者是等別人登門拜訪的。我們要普遍建立文化經紀人制度,建立工作室、公司制度,建立前店后廠機制。如果我們的一些工藝品生產基地,都有幾十個經紀人,我們的大師就可以專心致志地進行創造,而市場這頭,通過經紀人、公司和市場聯在一起。如果說工藝美術制作是需要專業技能的,那么市場運作也是一門專業,經紀人就是有市場營銷技能的專業人士。
我們今天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因此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學習工藝美術制作,培養人才,利用互聯網走向市場、走向世界,走向市場??稍诰W上開工藝美術品的商店,推介、銷售藝術品。工藝美術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不是人們必須的日用品,是人們的精神需要的特殊的產品。藝術品要美化人生,美化社會,要賦予精神,所以它的推介和經營,就不像一般的日用商品,必須要有一套符合自己的商業模式,才能夠推介給社會。當我們國家進入小康社會,或者進一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發展水平,人們對于精神產品的需求必定越來越多。什么需求是有限的呢?日用消費、物質消費的需求是有限的,日食一升,夜眠八尺。什么需求是無限的呢?精神需求是無限的。這方面的需求不僅是工藝品的數量,更重要的是它的創新、創造。人們對琳瑯滿目、五彩繽紛的藝術需求是無限的。人類的精神世界是無垠的天堂
第七,要不斷改革協會體制。這次換屆后,工藝美術協會在新時期作為社團也要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正如三中全會、四中全會所指出的,我們現在是已經開始進入制度化建設的歷史時期。工藝美術協會要跟上時代,也要改革。改革就是為了發展,一切改革都是制度的進步,改革就是使自己的上層建筑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協會是行業的社會組織,只要行業存在,協會就存在;只要行業要發展,協會就要改革;有什么樣的行業需要,就會有什么樣的組織結構和服務結構。工藝美術協會和各種機構一樣,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通過體制改革自我發展的組織,其宗旨和任務就是服務于行業,服務于社會。我這里順便講一個問題,比方說我們協會的國際部,是不是能夠進一步地成為和國際廣泛合作交流的一個部門?這就不僅僅是參加一些國際會議,進行一些外事接觸。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合作,為了交流,為了使我們的工藝美術走向世界市場。我們的一些大師的工作室是否也可以開始接受外國的徒弟?讓他們到我們這里學習刺繡,學習制陶、學習雕刻。我們可以到他們那留學、學藝術。我們要走向市場,我們的體制就必須和市場相銜接。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組織形式,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
三、關于工藝美術的認識
我這十年親密接觸工藝美術這個行業、這個事業,看也看了,干也干了,也參與了,也實證了,這里談幾點自己不成熟的認識。
工藝美術品是藝術品,我們首先把這個藝術品當成美的事物來理解。美學是屬于哲學,美學研究的對象就是美的問題,而美的問題是人類的意識,是人類自身精神世界的問題。當把美作為一種學問,作為一個對象來進行科學研究的時候,美的本身就成為哲學的追問:美是什么?人為什么要美?人根據什么創造美?也可以簡單地說,何為美?美何為?為何美?
美是什么呢?這是我經常問自己的,希望能夠有一個自己的答案的問題。我的看法:美是存在,是人的生命現象。人怎么會認識美?人怎么會追求美?人怎么創造美?不存在的東西,人是沒法認識的。我們過去談到美學的問題的時候,總是講美是一種主觀的審美意識,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主客觀相銜接的問題,是存于時空里的一種存在。美不是虛無的,美的現象無所不在,無論是人的生命的歷程,還是人類進步的建構,不是向假丑惡發展,而是不斷地向著美的方向發展的,向著美的世界發展的。美是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社會實踐的產物。美是生命的韻律,無論是審美的過程,或者是創造美的勞動,彈撥的都是生命之弦,都是撫慰著人們的心靈,使人心動、情動。美不是一切,但存在于一切;美不是物,但存在與物;美不是純粹的主觀,但在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中。美是存在,她是源于我們人類本身,源于社會,源于自然。
人為什么要美呢?古人講“天之大德曰生”,大德就是大美,就是生命的意思。在哪里尋找美的秘密呢?在人,在人的世界里頭去尋找。人的生命活動是美的歷程。生命的過程是向著美的,是唯美的,為美而活,為美而去。也可以說,人的生命的整個歷程都是在追求美,創造美的過程。當然,這里說的美是廣義的美,是人向往和追求一切美好意向的總和。人的精神是美的,應該是美的,也必須是美的。人的唯美精神是人的特質,是人的生命的必然。人要美,人才去創造美,就像人需要食物一樣。人要美是人的特質,是人的生命現象的必然。美是人類的精神的升華,是人性自由的家園,求美、賞美、創造美是人的活動的本質特征之一。美的是幸福的,追求美的和向往幸福是一致的。幸福的一定是美好的!發現美是人類文明的開始,走向美是歷史進步的歷程??梢哉f,人類文明的每一個昌明時期,都是美的昌盛時期。美是人類的生活方式,商品要走向美化,生活要走向美化,社會要走向美化,人將更美。人在創造美的同時,也創造著自身。
人根據什么創造美?人是根據自己的精神創造美。外化過程,人創造美的過程就是人的自然化過程,就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物化過程,這就是人走向美的過程。創造美的過程,就是創造更美的人本身的實踐。正是根據創造自身更美來創造美!美在人的社會實踐發展中,在人的實踐、社會的發展中發展,人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進化。藝術品是人的精神創造,是人的精神的外化,也是人的精神的升華,可以說,是人的精神的物質化和形式化。人創造美的過程,就是在升華自己的精神世界,也是使人更加美,更加進化的過程。創造中國美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再現、物化、外化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我們看了世博會,世博會各個展會,不就是這個國家、民族對美的向往,美的境界的展示嗎?真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精神家園就是各個民族的精神的薈萃。未來將更美,才值得我們去向往;生活將更美,才值得我們追求;社會將更美,才使得我們更加熱愛;商品更加美,才成為我們的一種新的需求。我們要創造中國人特別是現代中國人的品德、氣度的中華美!
創造美的活動,就是人使自己的身體、精神更美的過程,就是人對美的無盡的追求,無止境的實踐。人必將更美,身體更美,精神更美,品德更美,情感更美,一切都在美化,這就是人創造美的內因和動力。人追求自身的美是人的特質,和追求幸福一樣,是人的一切涉美活動的根本原因和動力!藝術是一個大世界,琳瑯滿目,歷久常新,不可或缺。
美的價值是什么?價值的說法,可以說屬經濟學范疇,也可以是義利哲學層面的,但價值論,就是一個哲學層面的問題。真理是說是非對錯,價值是說有利與否。不同的事物對待不同的人、不同的時期,價值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事物,在不同情況下,價值也是不同的。人們創造藝術和人自身的精神心靈的升華是相伴相隨的,相濡以沫,無止境的。人們創造的藝術品是人類文明的物證、名片,是時代的載體,將長存于世。藝術品是人之需,因為是人之要,所以這些精美的藝術品就可以長留在人們的歷史長河中,成為傳世之作。藝術品傳世的意義就是它是那個時代人類文明的凝結和載體。美的價值也可以歸在這里,如美的覺醒往往是精神覺醒的先聲,美的解放往往是思想解放的號角,美的向往,往往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精神覺醒和思想解放,歷來是社會解放、變革的精神力量、必要條件。
工藝美術品的“三貴”。我對工藝美術品有一個看法,就是工藝美術品往往體現為“三貴”:物貴,技貴,藝貴。藝術陶瓷是典型的藝貴,一盆泥經過人的加工以后,成為精美的陶瓷,就泥這種物質本身來講價值是很普通的,但是它的藝術價值是沒有限量的。鉆石之類的飾品是典型的物貴,沒有過多的加工,但是它的整個價值體現在物質的稀缺上。一些多層鏤空的精美石雕是典型的技貴,因為就石的原材料來講,價值是可數的,但是經過藝術加工以后,體現了超凡的技藝,就成為絕世的藝術品。就藝術品的價值而言,我看最珍貴的是藝貴。一般的商品會逐漸隕落在歷史的塵埃當中,而藝術品,人的精神賦予它的越多,它承載著人的精神文化越豐富,則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它就會越長久地存在,并越持續地提高其價值。藝術品的價值就在于它承載著那個時代的氣息和文明,它是那個時代的印記和物證,是我們精神世界的一種特殊的存在。精美的藝術品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日益閃爍的明珠!
工藝美術品的“三個品格”。工藝美術品還有三個特別的品格,我是這樣看的,叫做:“美、雅、趣”?!懊馈笔欠褐高@個藝術品在文化當中的一種認可,是與人心靈的一種特殊的交匯和存在?!把拧笔侵高@個藝術品的思想、哲理和理性的交匯。我把雅看作這件藝術品理性的體現,是思想的一種存在形式?!叭ぁ笔撬囆g形象和人的心理情感之間的一種感應和交織。我特別注意到齊白石的花鳥魚蟲的繪畫,其實那些小昆蟲,有工筆畫技能的人都可能畫出來,但是齊老畫出來的則是妙趣橫生,使人們心動、情動,這就是趣味性。藝術當中的趣味性是很難表達的,因為是要感動人的心靈,感動即動情!情感之動需美、雅、趣融為一體,動人之作才為佳品。
我們今天倡導美,研究美,創造美,已經不單是一些藝術家、業內人士的事情,現在已經成為整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在歷史的發展當中,探尋、實踐、創造更美好未來的一部分。中國夢,必然是美好的,美夢要能成真的。真夢就是理想,追求終將成為現實!正如習總書記所講: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美與工藝品的關系。藝術品是什么?它必須是美的,是美的一種物質存在,是美的精神的外在,是人造的物與精神相結合的美品。對欣賞者來說,他以自己的審美意境和精神情趣來欣賞藝術,能夠打動他的精神情趣的,就認為是美的,這就是他和藝術品的內心交流。對創造者來說,是以自己的精神世界,以自己對“美、雅、趣”的感悟來創造美的世界。藝術品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創造,是人的自由勞動的作品,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互動。不僅人在審美,社會也在審美,歷史也在審美。人在做天在看。工藝美術品是人類文化意識當中美的形態,美的載體,是人的精神的必須品。藝術品是時代的特征,民族的特性,藝術的特色,文化的特質。藝術品也必須是思想品,也可以說,藝術品是人類精神的維生素,不可或缺,是人類美的世界的一部分,沒有它,人的精神就不能得到撫慰和振奮。
我們要有藝術自信。工藝美術工作者作為藝術家,我們的天職就是創造人類美,創造我們的精神家園,就是在創造著美的世界。我們是在做美,造美,使這個世界更美,使我們每一個人更加美。中華民族的藝術,是世界上一朵特殊鮮艷的紅牡丹,數千年來,天資絕倫,影響著人類的發展。在這里,我們要有強烈的文化自信、藝術自信。藝術自信,這對工藝美術界,對所有搞藝術的同仁都十分重要。從1840年以來,我們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受到了很大的壓抑,甚至在藝術層面上,在美的層面上,也在部分的淡化、削減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對藝術的自信,就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一個重要的體現。藝術自信,對美的自信,是一個民族精神自信!在這里,要特別強調,我們自己做的東西,就是要翹大拇指,好的,美的。自信是一種獨立,是一種走向未來的砥石大梁。
工藝美術界的朋友們,我們這個時代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時代,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依靠群眾,走自己的路,不怕“棒”,不吃“捧”,這就是今天中國人民要始終堅持的中國精神、中國的路。中國夢就是中國億萬人民的夢,是掛在人類歷史長空中的長虹?!叭赵轮?,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我們每一個中國人,要有偉大的志向和抱負,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如同做女媧的補天石。中華民族一定要復興,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復興,中華民族一定要給人類留下一塊大德大美,這就是中國夢。
最后,讓我們寄托我們美好的愿景,再一次贊美:“手工勞作萬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