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絲硯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就其質地、顏色與紋理來講,是較具實用、收藏與觀賞于一體的佳硯。紅絲硯主要產在山東青州和臨朐,在西晉張華的《博物》中已有記載,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以山東天然的紅絲石為原料制作的石硯,早在唐宋即負盛名譽為諸硯之首。
紅絲硯,因其底色紅黃相滲,具有紅絲黃紋而得名。紅絲硯內蘊天然底色紋理和色彩,千姿百態,獨具特色,其色澤品種也是多種多樣。紅絲硯中既含有質硬鋒利的二氧化硅,又含有質細潤澤的鈣、鎂等物質,所以紅絲硯發墨既快又細膩且潤筆護毫。
濰坊紅絲硯是中國名硯之一,紅絲硯制作工藝已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紅絲硯是以天然的紅絲石為原料制作的石硯,以表現石料中內蘊天然底色紋理和色彩見長。原硯材出自青州“黑山紅絲石洞”,后以臨朐老崖崮為主產區,為魯硯代表。因其“資質潤美發墨,久為水所浸漬,即有膏液出焉”,且文采艷麗,曾受到柳公權的盛贊。
硯臺收藏歷史悠久,在我國藏硯愛硯者大有人在,紅絲硯屬我國名硯,倍受文人和收藏者的追捧和喜愛,多年來,我市臨朐、青州從事紅絲硯制作藝人相對較多,市場需求一直較為平穩,促進 了紅絲硯的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