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葫蘆烙畫藝術又稱燙畫,火筆畫,是運用傳統中國畫的白描、工筆、寫意等手法,在光滑堅硬的葫蘆表皮上,用烙鐵創作出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等作品,畫面上呈焦、褐、黃、白等多種層次和國畫渲染的效果。不僅是一種漢族傳統工藝美術品,而且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烙畫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相傳起源于漢代,后失傳,清朝遂又興起。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描等手法,還可以熨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漢族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
濰坊的的民間藝人在葫蘆烙畫方面也頗有造詣,丁承效老師作為濰坊市工藝美術名人,自小受父親熏陶,喜愛書畫藝術,烙畫功底扎實,涉獵廣泛,烙畫創作既有傳統中國民族風格,又有西方繪畫的寫實感。其作品《神茶郁壘》被國家圖書館收藏,其作品多次被國內新聞媒體報道,并被眾多收藏愛好者視為珍品。
中國的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博大精深,葫蘆文化經歷數千年的歷史積淀,以其獨特的歷史淵源,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現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傊?,葫蘆已成為觀賞、收藏、實用的上好佳品,是中華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