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益民,1957年生,山東濰坊人。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原濰坊市陳介祺故居陳列館館長。幼年酷愛美術、工藝制作,少時從師旅美畫家張宏賓習畫,后學雕塑。多件作品參展國家、省、市美展并獲獎。 先后為濟南泉城廣場浮雕壁畫百米長卷《娥英水長》;為中國孔子文化出國巡回大展制作了《云紋豆》、《毛公鼎》、《鹿角鶴》、《靴形鉞》等青銅器;為省博物館、孔廟復制了大量的青銅器;1999年澳門回歸之際,由他設計制作的大型青銅禮品《齊魯風情迎荷瓶》,被省政府定為禮品方案,并在澳門受到了國務院和專家們的贊揚。從事仿古銅研制30多年來,趙益民成功研制了快速成形精制“復合膜具”和電鑄成型新技術,這是仿古銅制作史上的一次新革命,為雕塑壁畫成型等新品開發創造了新的空間,形成了從圖形設計、模具制作、金屬成型到作品效果處理完整獨特的制作新工藝。共獲國家實用新型及外觀設汁專利7項,并獲“中華專利技術發展成就獎”。多年來在研究提高工藝水平的同時,時刻不忘自主研發作品,7項獲國家設計和應用專利,多件作品獲獎,2010年“獲山東省文化行業高技能人才”稱號。
榮譽稱號
2008年7月濰坊市“百名文化名人”評選活動組委會授予“濰坊市杰出文化工作者”稱號。
2000年被授予“濰城區勞動模范”稱號
2000-2005年度濰坊市濰城區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2010年12月由山東省文化廳、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山東省文化行業高技能人才”稱號。
2014年被濰坊市輕工行辦、濰坊國際風箏會辦公室、濰坊市工藝美術協會授予濰坊仿古銅界“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2015年被山東省工藝美術協會、山東省工藝美術學會聯合授予“十二五”山東省工藝美術行業技術文化傳承優秀獎。
2015年被濰坊市委宣傳部評為第二批“濰坊民間藝術大師”,并頒發獎金。
獲出版的著作和發表的論文
金石學家《陳介祺》,刊載在齊魯書社出版的《濰坊歷史文化名人》一書中
作品被博物館收藏情況
山東省壽光市博物館收藏仿古青銅器有:《紀侯大鼎》、《紀侯鐘》、《紀侯簋》、《提梁卣》
山東省壽光市蔬菜博物館收藏仿古青銅器有:《紀侯大鼎》、《紀侯小鼎》、《紀侯大甗》、《紀侯小甗》、《大罍》等共計12件
山東省臨淄博物館收藏仿古青銅器有:《齊侯匜》、《人面鉞》兩件
山東省曲阜孔廟6種,共計60件
山東省接待中心共收藏仿古青銅器9件
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收藏《人面鉞》